絕跡
就在上個月左右,日本的環境保護署宣布上圖的蝴蝶有可能已經在日本絕跡了。這種只能在日本南方看到的蝴蝶,因為人類在過去30年不斷引進外來種生物,導致蝴蝶的天敵變多而漸漸地消失。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其實很難過,說不準未來的某時候人類也有絕種的一天。不只是生物,日本各地的家具業現在也正在水深火熱之中。唯一不同的地方是,我認為造成企業倒閉的原因往往是自由市場規範所導致的後果,讓我舉個例子。
平安時代
西元794年到1185年為日本的平安時代。當時貴族權貴之間中最流行的活動,就是聆聽各種蟲類的鳴聲。擁有好叫聲的蟋蟀跟蚱蜢會被當作禮物獻給皇帝。因為有需求,很多人便以抓蟋蟀跟蚱蜢維生。即使是現代日本,聆聽蟲類的叫聲還是很流行,但是因為已經沒有市場,靠捕獲跟販賣蟲類的人幾乎微乎其微。

家具市場
自從2008年的經濟大蕭條之後,人類對於家具的需求量暴跌。即使過了12年之後還是沒有回到2008年以前的水準。而2020年的肺炎又再次了打擊家具業的市場。
其他嗜好的興起取代了聆聽蟲聲,Ikea跟Nitori的崛起則慢慢取代了需要高超木工技術的木製家具。這看上去一切都是自由市場的生態,沒有需求,就不需要供給。我時常在想,這樣下去對我們來說真的好嗎? 當身旁的每一件物品都很容易被取代的時候,我們還會對事物保有一顆珍惜及感恩的心嗎?
2020/09/09 井島俊吾 筆
コメント